文化園區

CULTURAL PARK

文化園區

Cultural park

:::

園區導覽

噶瑪蘭族傳統家屋

噶瑪蘭族
噶瑪蘭眾落的地標-大葉山欖
在宜蘭平原和花東地區,如果你發現哪個村莊以高大的大葉山欖當做指標,那個村莊很可能是噶瑪蘭人的聚落,或是早年噶瑪蘭人居住過的土地。據說,當年馬偕牧師到蘭陽平原向噶瑪蘭人傳教時,親手於冬山河畔栽種了幾株大葉山欖,因為感念馬偕神父曾為族治病共傳福音,噶瑪蘭人不僅有些以「偕」為姓,更將大葉山欖當作精神象徵。不過,大葉山欖是否真為馬偕牧師之間有無關連,尚未能證實。 關於大葉山欖另外還有兩個傳說,一是在大風大雨的颱風天,所有的樹都被吹倒了,只有大葉山欖沒倒,依然屹立不搖。噶瑪蘭祖先希望子孫們能像大葉山欖一樣,經得起風雨的考驗,無論在多麼險惡的環境都不會倒下去。 第二個傳說是:噶瑪蘭祖先在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時,唯一能夠帶走以紀念故鄉的東西,就只有大葉山欖。又因為大葉山欖在貧乏的土地上也能長的高大,祖先們種植大葉山欖是希望子孫們面對再艱困的環境也要勇敢的站起來,努力活下去。

傳統建築
噶瑪蘭人因為漢化極深,傳統建築可以已消失殆盡,我們只能由文獻中去揣想噶瑪蘭傳統家屋的模樣。根據文獻的記載,平埔族群中凱達格蘭、雷朗、噶瑪蘭三族的家屋在清初尚保存有南島語族文化的主要特質的干欄,所謂干欄就是架在樁上的屋舍。在台灣的原住民族群中,會所及穀倉還保存干欄式的建築,至於普通居屋則不見有這種建築。 根據《噶瑪蘭廳志》的記載,噶瑪蘭人的房屋是「...則以大木鑿空倒覆為蓋,上下貼茅,稱以竹木,兩旁皆通小戶,號北頭口...」。也就是說,當時噶瑪蘭人所住的房子是將大木頭挖空倒覆為頂,上下貼茅,用竹木加以支撐。清中葉以後的噶瑪蘭家屋多改用茅草為為頂,與土磚牆茅草頂的漢式屋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