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便民服務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本中心「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以「活的博物館」為願景,長期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化保存、教育推廣與傳承。擁有全國唯一以1:1比例復刻展示16族傳統家屋的戶外博物館空間,園區佔地逾42公頃,涵蓋瑪卡拉汎區、卡給尺夫岸區、塔瑪麓灣區、娜麓灣區及富谷灣與等五大區域,不僅保存珍貴的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更結合自然地貌與生態環境,成為探索文化與環境教育的重要據點。
 
       我們期望藉由以族群文化智慧為核心,結合山林生態、傳統建築工法與民俗工藝,設計出成人及學童皆可參與的「森活好家在」課程。參與者可實地走訪傳統聚落、觀賞樂舞表演、體驗手作工藝,從中理解原住民族如何運用自然資源,展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智慧,將族群的環境知識與生活智慧轉譯並分享給社會大眾。
 
       本中心環境教育課程上課時段於每週三下午2:00至4:00(週一休園,國定假日及春節照常開放,必要之暫停開放將另行公告),為維持教學品質,報名人數上限30人。本課程全程免費(不含停車費及門票費),課程接受各機關、學校及團體線上申請或電話預約,申請前請詳閱官網預約導覽注意事項。
 

園區一日遊

園區一日遊
迎賓禮讚       
由園區迎賓人員演唱原住民族組曲歌謠,歡迎遊客蒞園遊玩。
時間:上午09:30及下午16:30
地點:馬卡拉泛區-迎賓廣場
迎賓禮讚
塔瑪麓灣區
       塔瑪麓灣區
塔瑪麓灣區展示臺灣東部及北部族群傳統家屋,如泰雅族、賽夏族、阿美族、雅美族、卑南族等,並有傳統樂器、傳統射箭、布農族打陀螺等文化體驗活動。
富谷灣區       
富谷灣區展示臺灣中部及南部族群傳統建築,如布農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邵族等,並有傳統服飾體驗、手紋體驗、刺福球體驗及琉璃燒製介紹等。
富谷灣區
欣賞歌舞表演
       欣賞歌舞表演
展演臺灣原住民族16族群樂舞表演。
時間:每日兩場次  上午10:30  下午14:30
地點:娜麓灣區-歌舞館
彩虹橋       

Harnivalval布農族語為“彩虹”的意思,象徵聯絡感情之橋。

(因整修暫停開放)

彩虹橋
 

 

園區半日遊

園區半日遊
迎賓禮讚       
由園區迎賓人員演唱原住民族組曲歌謠,歡迎遊客蒞園遊玩。
時間:上午09:30及下午16:30
地點:馬卡拉泛區-迎賓廣場
迎賓禮讚
欣賞歌舞表演
       欣賞歌舞表演
展演臺灣原住民族16族群樂舞表演。
時間:每日兩場次  上午10:30  下午14:30
地點:娜麓灣區-歌舞館
塔瑪麓灣/富谷灣區       
塔瑪麓灣區展示臺灣東部及北部族群傳統家屋,如泰雅族、賽夏族、阿美族、雅美族、卑南族等,並有傳統樂器、傳統射箭、布農族打陀螺等文化體驗活動。
富谷灣區展示臺灣中部及南部族群傳統建築,如布農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邵族等,並有傳統服飾體驗、手紋體驗、刺福球體驗及琉璃燒製介紹等。
 
 
 
 
 
 
 
 
 
 
 
塔瑪麓灣
 
 
富谷灣區
 
 

周圍遊憩地區建議行程

周圍遊憩地區建議行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一日遊/One day trips
遊程A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三地門地方文物館/藝術街
遊程B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賽嘉樂園
遊程C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禮納里永久屋

二日遊/Two days trips
遊程A
三地門地方文物館/藝術街→霧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禮納里永久屋→涼山遊憩區
遊程B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禮納里永久屋→霧臺三地門地方文物館/藝術街→大津瀑布

三日遊/Three days trips
遊程A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禮納里永久屋→涼山遊憩區霧臺→三地門地方文物館/藝術街→賽嘉樂園→大津瀑布茂林國家風景區→美濃民俗村
遊程B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小琉球風景區墾丁國家風景區→牡丹哭泣湖/水上草原涼山遊憩區→禮納里永久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