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區

CULTURAL PARK

文化園區

Cultural park

:::

園區導覽

布農族傳統家屋

布農族
聚落環境
布農族主要分佈在埔里以南中央山脈及其東側,傳統住居分佈在五百至三千公尺之間,其中半數在一千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間,是台灣原住民中住居最高的民族。傳統上布農族建築房屋的材料包括板岩、木材、茅草及藤皮和燴木皮,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運用方式,其中以板岩蓋成的房屋和檜木皮屋是布農族最具特色的傳統建築。布農族傳統住屋窗戶少,建築低矮封閉,不僅可以禦敵,也可防止野獸侵入。布農族居家建築的型態相當完備,除了主屋以外,有完整獨立的雞舍、豬舍。部落領袖的家屋旁還有敵首棚架。
布農族是以男性(父親)為主的社會體系,進行山田燒墾與狩獵的生活方式。由於山田燒墾的面積廣大,因此造成了散居的形式,農作與狩獵又需要較多的勞力,大家庭的制度因此產生。
在一個布農族的家庭裡,人口大約從十幾人到二、三十人,甚至更多。以父親為家庭的生活重心,子女們依照個人的興趣與專長負責不同的事務,有人善於狩獵;有人善於耕種;有人負責對外協調公共事務,每人各司其職。因此,一個布農住家裡常由幾個小家庭合組而成。所以,我們看到的布農家屋都比其他的族群大得多。

良久社住家
此家屋的外觀建材全部為石板,大門開在正面的中央,有寬廣的前庭,四週並以石板排成低矮靠背的座椅,成凹字形將住家的部份正面與外界區隔。
前庭是聚會及儀式進行時的場所,如射耳祭時,在家屋前庭舉行瑪拉斯達棒(Malastapag)一誇耀戰功宴,敲擊杵音也在前庭舉行。前庭外圍有一雞舍,獨立於住屋之外。
從大門進屋內,迎面而來的是佔據了住屋1/3面積的大穀倉,材薪堆放在穀倉旁邊。大門左右兩側各有床鋪,床鋪後面各有一爐灶,左邊的灶炊煮日常食物,右邊的灶作為祭儀時使用。

中心崙住家
四週外牆以小塊的頁岩石板堆砌起來,與良久社全部為矩形石板作牆有所差別,但屋頂則用矩形石板鋪蓋。中心崙住家於較平坦的地面上,所以前庭沒有與戶外的空間隔開。屋外的左右兩側各放置了材薪及雜物。
室內空間的配置與上述的住家相同,也是所有布農族家屋內部的格局。左側爐灶上有三層棚架,一、二層放置陶罐及食器,最上層堆放了許多小米,婦女們就近拿取作為日常食用。穀倉亦位於屋後,佔了室內空間三分之一。

梅蘭社住家
屋頂以茅草鋪蓋,四周牆壁由竹條整齊排列而成,再縛以竹片以增加強度。此屋規模很小,由一對年老的夫婦居住。室內配置與前述二間住屋相同,只是少了右側的床鋪。是比較晚期的建築。
兩側的牆壁並沒有與屋頂緊密接台,上方留了一大段的空隙,且因竹材的長短不一而呈不規則的間隙,這倒有一個好處,讓室外的光線進來,增加屋內約亮度。只是冬天就不好受了。園區所復原的建築為了顧及安全上的考量因此將兩側牆面的空隙填滿。

利稻社住家
屋主原居住於花蓮,西元1850年遷移至台東。海拔約一千公尺,為一橫向長條形家屋。前庭與屋內均舖土石板,屋後背面壁以石砌成,側牆石砌至腰,上再築以木板,正面全由木板拼成,屋頂以檜木皮鋪面,再壓上石塊。運用了多種材質是此屋的一大特色。
目前利稻社已無任何傳統建築,由於位居南橫公路的中繼站,目前正規劃許多民宿村為遊客服務。村中尚保有漢武早期建築。

卡內特灣社住家
屬於石板屋,原建於南投縣信義鄉,為目前所知設備最完善的住家。從外面看,只見高3公尺,厚1公尺的圍牆環繞在外圍,從入口進去,右側是開放式的儲物間,左側仍舊是高聳的石牆。再往前走,過一入口,視眼豁然開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時才見得寬闊的前庭,四週以石板砌成凹字形的石垣,左側有一間工作室,門開向前庭。主屋前簷下有成排石板坐椅,主屋旁還有一間附屬的小屋,據日人千千岩的調查,是小孩子居住的房子。
屋內穀倉不僅配置於屋後的1/3空間,大門兩側亦各有穀倉一座。
整個住家群的隱密性極佳,高聳的外牆具有防禦的功能。

梅山社住
為一橫向長條家形的家屋。大門左右兩側各有成排的寢室,分隔為六個大小不一的空間,屋後左右兩側亦各有一間靠牆的寢室,共有八間寢室,可見其家族之龐大,根據日人在1938年的調查,當時此屋住有26人。穀倉呈長條形分佈於屋後,占了整個室內1/3的空間,可見其重要性。爐灶在左、右兩側的牆邊,上方有窗戶,是照明的主要來源。以灶為中心的空間是家人用餐、閒聊的場所。主屋左側尚有一間附屬小屋,是儲放農具的空間。 綜觀布農族的家屋,除了許多間隔的寢室以外,穀倉所佔面積極大,可見布農人對農作(尤其是小米)的重視。穀倉不僅是儲糧的空間,也兼具了祭祀上的功能。家族中的新生男兒或是新進媳婦,都必須在穀倉內行祭儀,並住上一段時間(新進媳婦要住上一個月)。經過此儀式以後,才算是家族的一份子,也藉此驅除不潔。
布農族也有男子會所,是儲放獸骨及敵首的地方,也是男子狩獵技能、部落史學習的場所,女性禁止靠近。在打獵或爭戰以前,必須由主事者在會所內夢卜以推測此行的兇吉。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會所已失去它的功能,連建築硬體也隨之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