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發佈日期: 2024/11/25 | 瀏覽次數:984

《水分子記憶:喚醒》藝術家王綺穗個展

展覽時間:2024/11/30~2025/02/08

展覽地點: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館

      「我們並非僅是聚集的水,而是如同四散而出的水滴,在旅程中追尋完整自我的結構。」—王綺穗(2023)

 

      在這無止息的時光洪流中,每一滴水分子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攜帶著無數的脈絡與記憶。藝術家王綺穗長期以「水」為意象,探究她對原住民身份的深刻思索,並創作出反映其族群背景的藝術作品。在台灣,個體記憶與集體歷史的交錯構築起豐富的文化脈絡,呼應著被遺忘的過去與隱藏的心靈記憶。對當代都市原住民而言,自我認同的探尋與根源的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王綺穗的個展《水分子記憶:喚醒》中,她以藝術創作研究(Artistic Research)探索並回應其家族的原住民身份及歷史遷徙經驗,借用「水分子」為主題符號,以「水滴」隱喻個體與集體間的流動性。王綺穗透過藝術實踐深入田野,走入原住民部落,與部落婦女和藝術家們共同編織記憶,並不斷自問:「我的部落在哪裡?我的名字是什麼?」作為都市原住民,她反覆思考自身是否真能深入理解部族文化,並有資格使用相同的符號語言與圖騰。她從繪畫轉向融合傳統編織工藝,向排灣族Aruwai Kaumaka(武玉玲)、太魯閣族Labay • Eyong(林介文)、泰雅族Yuma • Taru(尤瑪達路)等原民藝術家請益,透過身體與心靈感知彼此的學習與交織,她漸漸地找回原民的記憶。

 

      在這些原住民女性集體經驗的串聯下,王綺穗將個體的疑問「我是誰?」化作對歷史裂痕的提問,並從集體包容與融合中織出新的流動脈絡。水珠相聚、又四散成流,交匯成為部落的象徵,延續著族群記憶的旅程。透過具象的水珠符號,她探討原住民身份與家族歷史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

 

      這次展覽旨在成為匯流之地,讓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如同水滴匯入其中,彼此交織成深層連結的河流。

 

  • 1130海報.jpg-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