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族 名 | 達比烏蘭.古勒勒 |
族 別 | 排灣族 |
網 站 | Tapowulan.Kulele-達比烏蘭.古勒勒|Feacebook |
達比烏蘭.古勒勒工作室 |
排灣族藝術家達比烏蘭.古勒勒(Tapiwulan Kulele)出生於臺灣屏東縣三地門鄉馬兒村(馬兒部落)。起初自行摸索並隨前輩藝術家學習,投入的態度使他獲選參與首屆2006年雲門流浪者計畫,至日本跨界與不同領域藝術前輩相互激盪汲取創作方式與觀念。流浪期間,古勒勒觀察,日本藝術普遍具有美感與當代性,但卻鮮少以自身文化經驗出發。而他認為,傳統文化是養分而非包袱;在母體文化的浸淫下,更以開放心態追求跨文化、跨國際的當代性美學向度。他不刻意追求被定型的「古勒勒」風格,「不被一眼看出是古勒勒的創作」才是他想修煉的敘事風格。
2013年 | ♦ 全國美術展 (雕塑) 入選,作品「無題-系列三」。 |
2012年 | ♦ 第一屆Pulima藝術獎首獎,作品「項鍊」。 |
♦ 第二屆南島國際美術獎銅獎,作品「獵人悲歌」。 | |
1998年 | ♦ 三義木雕金質獎,作品「親子-系列一」。 |
1997年 | ♦ 獲選全國原住民才藝楷模。 |
1996年 | ♦ 第一屆全國原住民木雕獎首獎,作品「祖靈柱」。 |
2014年 | ♦「古勒勒創作展」,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台北。 |
2011年 | ♦「佚鳥」創作個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 第二屆南島國際美術獎銅獎,作品「獵人悲歌」。 | |
♦「對質」創作個展,高雄市政府文化中心,高雄。 | |
2006年 | ♦「 →?」雕塑創作個展,佛光緣美術館,屏東。 |
2003年 | ♦「心靈殿堂」個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1996年 | ♦「時代與雕塑」個展,成功大學,台南。 |
2021年 | ♦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屏東,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2020年 | ♦「kiljivak:我的日常──愛很多」,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
♦「斜坡上的藝術節駐村創作聯展」,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公園,屏東。 | |
♦「未來潮-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屏東美術館,屏東。 | |
2019年 |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
♦「當斜坡文遇到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台北,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
♦「台灣燈會在屏東-南島原鄉燈區」,大鵬灣,屏東。 | |
2018年 | ♦ 坡上的藝術節藝術創作,千禧公園,屏東。 |
2014年 | ♦「小米田‧記憶」文件影像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森靈」創作營作品聯展,三地門 鄉文化館,屏東。 | |
2013年 | ♦「秋天─小米的思念」,駁二藝術特區,高雄。 |
2012年 | ♦「米粑流濕地裝置藝術營」駐村創作展,石梯坪,花蓮。 |
♦「那路很會彎」駐村計畫展覽,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 |
2011年 | ♦「水梯田溼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展」 ,石梯坪,花蓮。 |
♦「迴」-雷恩&達比烏蘭‧古勒勒雙人聯展暨策展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
2010年 | ♦「共織地球的羽衣-南島文化節國際漂流木創作展」,台東。 |
♦「穿越南國-屏東地區美術發展探索」,屏東美術館,屏東。 | |
「遷徙之路:⾛向過去的未來-原住⺠當代藝術暨⽂創特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
♦「風 靈」98年度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畫之三地門地區藝術創作者聯展,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屏東。 | |
2009年 | ♦「太陽祭─海吶」,十三行博物館,台北。 |
♦「澎湖地景藝術季」,澎湖。 | |
♦「走在文化的絲路」聯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 | |
2008年 | ♦「瘋南島」創作聯展,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花蓮。 |
2006年 | ♦ 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新光碼頭,高雄。 |
♦ 花蓮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花蓮舊酒廠文化創意園區,花蓮。 | |
2004年 | ♦ 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高雄。 |
2003年 | ♦「現代原住民與世界對話」聯展,巴黎,法國。 |
2000年 | ♦ 總統府藝廊原住民工藝展,總統府,台北。 |
1999年 | ♦「雕鑿山海情」, 大安森林公園,台北。 |